西宁湟源、南京六合人才交流步入“快车道”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西宁市湟源县牢牢把握支援帮扶契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南京市六合区的人才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协作领域不断拓宽、内涵不断丰富,为提升“宁宁合作”新水平注入了新动力。
架起人才交流“连心桥” 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与南京市六合区多角度开展干部人才挂职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工作,助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水平。2017年以来,协调六合区选派2名安全监督、农业方面干部人才赴湟源县指导工作,先后接收54名支教、支医、支农“三支”人才到湟源县开展技术指导帮扶。与此同时,湟源县选派6名科级干部和36名医疗、农业、教育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六合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有效提升了湟源县专业技术人才工作能力、服务水平。通过开展教育指导、医疗帮扶、农牧业科技推广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两地医院、教育机构结对共建、优秀专技人才互访共促的良好协作局面。 打造人才培养“蓄水池” 在南京六合区“支教”人才的协调帮助下,湟源县4所学校与六合区教育系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举办各类教学培训课程59节,培训教师500人次。“支医”人才累计诊疗各类患者56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病人59人次,手术示教430余例,带教查房1532次,开展各类医疗培训117次,推动湟源县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支农”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帮带、面对面指导,为全县23个村镇、企业600余人次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实地帮助解决农牧特色产业在种植、产品推广中的“卡脖子”问题。同时,湟源县选派27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名致富带头人赴南京参加“互联网+智慧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性教学培训班,系统接受如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为推动湟源县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画出人才服务“同心圆” 为提高“三支”人才服务期间的幸福指数,湟源县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想方设法提供周到细致的后勤服务。县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为人才提供公寓,协调落实采暖费、物业费等相关费用。县教育局安排专项资金对偏远学校的卫生间进行改造,隔离设置洗浴间并安装热水器,让人才不进县城也能洗上热水澡。元旦、春节、端午期间,各有关单位组织挂职人才参加文体活动,丰富精神生活。2020年底,县委组织部对支援湟源建设的51名“三支”人才授予对口支援湟源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挂职任湟源县协作办主任的桑晓峰说:“通过支援帮扶,六合区与湟源县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要把好的工作经验留给湟源,为湟源发展贡献六合人的力量。”
评论已有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