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ntText }}
西宁:“马拉松式学习”跑出年轻干部硬实力
{{ publishText }} 2025-05-06 09:05:27
{{ fontText }} {{item.label}}

西宁市委组织部着眼西宁高质量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需要,锚定“强省会”战略目标不动摇,贯穿全年举办“周五讲堂”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对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副县级和正科级年轻领导干部进行体系化培训,练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力本领,锻造全面过硬、充满活力的西宁铁军,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展现省会担当。

“四季育苗”护航干部成长

“2026年,将迎来市县乡换届,此次‘长线’培训着眼把干部‘育’与‘选、管、用’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通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关节,释放培训成效,为下一步选优配强班子做好准备。”西宁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晁世光介绍到。

市委组织部聚焦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从全市遴选100名年轻有发展潜力、表现优秀的副县级、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实行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双角色督导制”,以“学员+观察员”双重身份开展全程跟踪,深入了解参训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而为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做好储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周五讲堂”培训方式与常规培训有所不同,最大特点就是时间跨度长,历经四季,在近一年的时间,每周五安排半天时间组织学员在市委党校参学,通过体系化学习安排,引导干部深入研读理论知识,参与实践锻炼,进行反思总结,助力形成常态化学习习惯。

“参加此次培训,犹如参加一次马拉松,锻炼的不仅是学习力,也是意志力,在知识积累沉淀和持久的自我挑战中,获取的是脑力和耐力的双重修行,必将为我们在事业发展的赛道上跑的更稳、更远积蓄蓬勃力量。”参训学员一致表示。

“双向施肥”厚植成长沃土

“周五讲堂”通过统筹“省内+省外”优质师资力量的双向联动,构建“套餐式’标准化课程+‘点餐式’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双向供给体系,有效实现了培训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学员需求的精准匹配。

积极构建“本土领导干部+省外专家学者”双轨师资教学体系,有效发挥“全市领导干部上讲台+科室长业务大讲堂”中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的县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本土师资”作用,结合市情实际重点讲授工作经验和破题思路。邀请省外高校、发达地区专家学者来宁或线上授课,重点讲授宏观政策,为学员提供汲取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机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互为补充、相互结合对学员进行辅导,使培训过程真正成为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的要求,构筑“1+8”学习矩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开展“套餐式”培训,设置“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政治经济学与西宁经济发展概况”“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全过程谋划管理”等8大课程模块,采取“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增强培训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为使培训供给与干部需求精准对接,在充分了解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基础上,推出学员“点餐式”培训模式,精心设计首发经济、债务化解、人工智能等20门课程“菜单”,由学员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发展方向自主“点菜”,组织部根据多数学员意愿“按需配菜”,专家教授“精心烹制”,形成“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个性化培训方案。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有效激发了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

“深耕细作”检验成长本色

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为使学员深刻体验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特别设立“东部经验本土化工作坊”,分批组织学员前往天津、浙江等地取经问道,靶向破解干部思维定式、经验盲区。“在近期参加的培训学习与外出考察活动中,我深切体会到‘学无止境、行者无疆’的深刻内涵,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让我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前期,赴南京学习考察后,西宁市城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楠有感而发。

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为巩固学员学习成果,创新推行学习单元“突击式理论测评”,通过以考促学、以考验效,倒逼学员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形成“学习—考察—检验—提升”的闭环机制。同时,组织参训学员在理论学习研讨基础上,于市内采取分组调研的方式,聚焦“赋能西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调研实行“导师指导制”,打破体制机制限制,从省直部门、金融系统、科创企业等领域邀请专业人才对干部进行全程指导,培养年轻干部“求解思维”,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之余,积极为学员提供思维碰撞契机,每单元举办“周五论见”主题研讨,打破部门与岗位壁垒,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结构化研讨,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工作思路,为破解西宁发展瓶颈难题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定时开设“学员微课堂”,安排学员围绕所学、所思上台作“微分享”,以学促讲、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既检验了学习成果,又促进了经验交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