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座谈会召开后,黄南州第一时间学习领悟,对标贯彻省委书记陈刚讲话要求,坚持一切工作到基层的导向,盘点经验,梳理短板,进一步细化优化选派管理措施,确保责任更实、力量更优、干劲更足,推动实现工作队从“驻村”到“助村”的有效转变。
践行一线法,力求驻村工作有行有效。一是让驻村干部“暖心”。评选推荐9名驻村干部获得全省优秀驻村干部荣誉,47名优秀驻村干部在全州给予通报表扬。大力选树驻村先进典型,在黄南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开辟专栏《基层党组织书记谈乡村振兴》《驻村风采》《驻村“心”体会》,42名第一书记围绕履职实践发出最强音,2名第一书记推荐成全州“身边榜样”人选。为全州36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并要求定期做好体检,切实解决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工作开展中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的后顾之忧。落实走访慰问驻村干部制度,在“两节”期间发放慰问金累计达36万元。二是让驻村干部“尽心”。聚焦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重点内容,按照“省级抓示范、州级抓重点、县级抓兜底”要求,菜单式设计授课内容,选派40名驻村第一书记参加省级示范培训,54名驻村干部参加州级重点培训,各市县兜底培训驻村干部。分批有序组织全州驻村干部赴西宁、海东、海北等地观摩学习,进一步强化驻村干部转变思维、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三是让驻村干部“舒心”。做到驻村工作“五必谈”,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驻村干部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及问题。根据《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对因家庭困难或个人特殊原因而无法继续脱产驻村的驻村干部按程序调整。出台《黄南州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期满轮换考核指导意见》,推行“四有”工作法,让驻村干部尽快融入基层,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现实困难。2023年以来,看望生病住院群众517人,走访婚丧嫁娶家庭299户,帮助化解矛盾纠纷249起,解决问题542个。
瞄准最弱项,破解驻村工作短板差距。一是精准选派有待加强。按照乡村发展变化实际需要,调整驻村范围和派出单位帮扶结对关系、驻村力量不及时。选派干部“避重就轻”能力弱,未能立足联点帮扶村实际,全面考虑选派干部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及驻村意愿,个别工作履职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有效管理有待加强。主要靠乡镇党委来管理,派出单位跟踪问效不及时,请销假制度执行不严格,派出单位和组织部门报备销假有漏洞,个别驻村工作队员出现上钻空子、下挂空挡,导致帮扶行动产生偏离。三是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个别驻村工作队缺少发展思路,对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未深入研究,有的工作停留在政策宣传层面,在产业振兴方面下力气不够;个别驻村工作队员履职能力较弱,与村“两委”班子形不成合力,帮扶成效不够显著。四是服务保障有待加强。省级层面有管理办法,州级层面有关爱措施和正向激励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区和单位执行激励机制有差距。
明晰路线图,推动驻村工作多点发力。黄南州将认真贯彻落实座谈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陈刚对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提升驻村帮扶实效。一是在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体系上发力。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工青妇等村级配套组织完善健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着力防范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构断层等风险,通过乡土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以“岗前预热”等方式打造一批“懂乡村、爱乡村、兴乡村”的干部队伍,夯实村级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的基础。推动驻村工作队常态开展“四有”活动,及时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村级发展方向,将驻村帮扶工作做深做实,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二是在选准符合当地发展产业上发力。坚持因村派人、对标选人,以党建引领推动地域相连、资源相近的村联合经营、抱团发展,选树一批村集体经济示范村。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等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摩、“导师帮带制”等方式,帮助驻村干部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本领。通过集资入股分红、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公益事业、落实收益分配奖励政策等多种办法,调动村民参与的内生动力。三是在完善驻村干部管理机制上发力。聚焦《关于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服务职责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组织部和乡村振兴部门统管、乡镇党委直管和派出单位跟踪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采取“日考勤、周调度、月督查、季汇报”的管理模式,加强驻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化更新学习、考勤、请销假等制度,会同农牧和乡村振兴、纪委等相关部门每月不定期以“四不两直”、实地暗访、电话询问等方式,联合督查驻村干部在岗在位、履行职责、工作作风等情况,线上线下实时监测驻村干部现实表现。四是在强化驻村干部服务保障上发力。加大帮扶力量投入,多方面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落实好驻村干部工作保障措施。强化生活保障,将驻村干部生活补助、交通补贴、通信补助、健康体检、医疗报销、驻村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压紧靠实选派单位协管的责任,严格落实“一联双帮”工作机制,把第一书记的任职纳入派出单位、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对深入联点村帮扶和看望驻村干部,参与驻村干部管理,了解掌握驻村干部的思想动态,保证驻村干部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