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部署要求,着力实施村干部“五个一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以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发挥作用为重点,分层分类抓好村支书、到村任职大学生、村级后备力量和村集体经济50强村、排名靠后的50名负责人示范培训,有效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以问题为导向,全力纠偏党员教育发展正向。聚焦省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关于“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有短板,选人难、人选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层党组织对村干部疏于管理、教育不经常、监督不到位,对村集体资产管理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州委组织部及时将村干部教育培训、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作为年度重点课题,与推动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坚持优良传统和现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化、精准化、实效化要求,制定村干部“五个一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方案,突出铸魂赋能抓教育、压实工作责任抓落实、优化队伍结构抓储备、做好严管厚爱抓管理,着力破解村干部队伍建设瓶颈,构建选育管用有效衔接、一体推进的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培养机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方面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内容为牵引,有效补齐政治理论学习短板。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作为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转换器”,不断提升能力本领、锤炼过硬作风。突出培训的政治引领性和分类指导性,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开班第一课”,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意识形态、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等课程内容,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突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和党内集中教育,开设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党建业务知识课程内容,补齐村干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短板。突出党员教育内容、形式、转化上下功夫,开发运用省情州情特色课程、党性教育基地实地研学和省外观摩学习交流活动等方式,使村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乡情怀,有效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以教育为主线,倾力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深入把握全州村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类谋划推进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淬炼一支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生力军”。着力破解村内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服务群众办法举措不多等突出问题,组织100名到村任职大学生、100名村级事务助理员、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在日常管理、培养帮扶等举措定责、提能、严管的基础上,修好理论学习、思想交流、党性锻炼和基层实践“四门课”,全面提升乡村年轻干部适应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能力水平。着力破解村支书“想干不会干、发力不着力”等突出问题,组织全州村集体经济50强村、排名靠后的50个村党组织书记,以及环湖内侧农牧民生态避险搬迁村党支部书记8名,赴江苏南通、苏州等地观摩学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以管理为抓手,持续转变教育培训教风学风。坚持“乡镇、党校、组织部门”三方共管,按照每期学员培训纪律必学、纪律承诺书必签的原则,从行前纪律提醒、分组包干到人、严格封闭管理、落实查寝制度等方面上好开学纪律“第一课”,做到学员源头管控、训前介入管理、训中从严监督、训后质效跟踪。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教育培训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对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学员考勤进行全程跟踪,严禁发生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问题,做到既能让学员在纪律约束中养成良好学风,又能以规范的管理保障教学质量水平,使每一位学员都能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采取集中传达、分组讨论等形式,学习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和《海南州加强村(社区)干部廉洁履职的监督管理措施》,教育引导村干部明确监管职责任务、规范廉洁履职,确保培训严肃规范、高效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