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ntText }}
格尔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来禄:以破题思维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高效
{{ publishText }} 2025-03-12 11:14:19
{{ fontText }} {{item.label}}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炼总结了过去一年组织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从5个方面,用27个具体措施明确了今年组织工作要干什么,要怎么干。今年格尔木市组织工作将紧扣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发力提升的突破口,聚焦政治建设这个主线,以抓好队伍建强班子、抓实基层夯实基础、抓牢人才推动发展为工作目标,着重从四个维度破题发力。

聚焦思想主线,用新机制凝心铸魂。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开篇,对抓实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对照部署安排,深刻分析,将坚持“长”“短”结合,统筹推进。突出长远目标,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抓手,结合全市“强作风、守底线、明责任、促发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组织实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纪律作风专项培训,常态坚持、推广运用纪法衔接、领导干部上讲台等经验做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养成纪律自觉,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保障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紧盯目前所需建优用好高原先锋师资库,加强述学评学和补学补训,持续强化党员干部能力本领和作风素养。持续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党员轮训等工作深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建设年”行动,建立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预警提示和“三会一课”“两查两调一通报”工作机制,全面规范基本制度落实

改革创新赋能,以新视野选贤任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的选人用人导向,按照要求,结合正在推进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坚持“破”“立”并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以破题思维抓落实。以责任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巡视反馈及选人用人问题整改,研究制定组织部长与市管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细化制作干部动议、考察、任用等环节标准流程和工作模版,全面提升选人用人政策执行水平。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单位干部开展轮岗交流,采取“分析进退留转、预先搭设班子、逐步优化调整”的思路提前谋划2026年换届工作以制度机制树导向。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常态做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调研分析研判,开展“两头”干部、“两头”班子专项调研和领导班子建设专项评估,着手开展班子届前运行分析,用好“无任用推荐”机制,建立建设类、社会类、政法类、综合类“四类干部库”,推动实现年轻干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增长用好以“精准识别、提醒谈话、限期整改、果断调整”为主的渐进式“向下”机制,探索推行能上能下预警提醒通报制度,坚决调整一批履职不力、斗争精神不强、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逐步构建以“跟踪管理、培养提升、常态研判、考评启用”为主的“下后上”重新使用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

严密组织体系,用新举措固本强基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严密党的组织体系,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格尔木,基层基础还存在诸多短板,比如,重点村分类管理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不够及时有效,党建项目无人申报、支部换届不及时,等等。针对此类问题,对照省委工作要求,紧盯“两个覆盖”空白点、“两个功能”薄弱点,坚持“点”“面”结合,系统推进。在面上,实施“一定五化三提升”党建基础赋能工程,制定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同步细化农村、社区等7个领域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分类补短、对标晋级,一体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立党建品牌纳入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优化调整近三年组织实施的党建项目,重点打造培育8个党建品牌。持续完善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28条措施,建立乡镇(街道)履责事项清单,巩固村(社区)加挂牌子清理成果,持续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切实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考核中解脱出来。在点上,分类推进,重点突破。机关领域持续抓实模范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深化培育“枫桥式+石榴籽”税务所、“三送四筑”工会等党建品牌,进一步形成机关领域党建品牌矩阵城市领域多渠道增加街道力量,赋予街道党工委综合执法调度、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事项统筹协调等权限,完善平急转换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农牧区领域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健全完善继续留任、建议调整、建议使用“三类名单”,切实摸清运转情况,精准储备人选,推动村党组织持续建强;持续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确保村级换届时大学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比例达到60%以上。国企领域深入落实党建入章、交叉任职要求,规范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强化业务培训“两企三新”领域推行党建1+2+N”工作模式强化派驻组建、区域领建、行业统建功能,持续提升“两个覆盖”质量

抓牢人才引育,以高精尖助推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对格尔木来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育不强等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人才引进培养成效不明显,未实现产才融合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破解人才难题,将坚持“引”“育”并举,提升人才水平。优化完善1+4人才体系和市级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市级人才激励资金750万元。探索建立新质生产力方面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机制,全力支持推动教育、卫健、农牧、工信各领域人才协同发展。探索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开展本市户籍省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才回归紧盯企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招录,推动引才工作链条全方位辐射延伸。探索推行企业中层市机关事业干部双向挂职锻炼,为人才发展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