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客观总结2024年工作,全面部署2025年任务,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抓紧抓实“凝心铸魂”“后继有人”“固本培元”“人才强县”等重点工作,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玛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聚焦深学细悟、奋楫笃行,大力实施“凝心铸魂”工程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激发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能。”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新征程上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最紧要的是把这一重要思想领会深、把握准、落到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抓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提升研讨交流质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理论上清醒坚定、思想上紧跟紧随、行动上坚定有力。不折不扣以党员教育规划提升党性。深入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结合起来,从优配强师资、从优调训学员、从优设置培训课程,分级分类对党员、乡村干部等进行全覆盖培训。特别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纳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班次,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能力本领,以“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检验干部的党性修养。贯通全程以严明纪律强化培训管理。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培训纪律和学员管理,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全程纪实台账,对党员学习培训的时间、效果跟踪考核,用严的纪律、密的制度增强约束力和操作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党员教育工作“固根守魂”功能。
二、聚焦选贤任能、严管厚爱,大力实施“后继有人”工程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作为组织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实干担当。进一步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严格落实《青海省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注重在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驻寺管理等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中考察识别干部,选拔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深耕一线实践,厚植践行宗旨情怀。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严把紧政治素质这个首要关,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选出的干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能放心。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和容错纠错办法,规范认定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及时打消符合容错情形干部的思想顾虑,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营造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干事创业氛围。坚持严管厚爱,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特别是突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落实好跟踪监管措施。健全完善干部关心关爱措施,以支持实干者、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的实际行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三、聚焦夯实基础、筑牢堡垒,大力实施“固本培元”工程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紧盯明责减负,提能增效夯实服务基础。严格落实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增效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持续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充分发挥青海党建数字化平台作用,全力抓好村级事务“职责化”“界限化”“标准化”,对村级工作“分体”“瘦身”,进一步提升村级服务效能。紧盯组织建设,筑牢堡垒夯实组织基础。紧贴玛多发展实际,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书记抓党建项目,通过精准出题“立项目”、书记领题“抓项目”、挂帅出征“攻项目”、擂台比武“晒项目”、述职评议“验项目”,集中力量攻坚一批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打造基层党建品牌。持续巩固拓展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村干部“讲好普通话”工作成果,统筹推进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紧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夯实治理基础。扎实推进青海省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确保每个村“两委”后备干部储备达标。持续深化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锚定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抓实抓细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等基层队伍建设,力争大学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村达到任务目标,为基层党建赋能增效提供坚实保障。
四、聚焦引育并重、长效育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工作提档升级,为玛多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聚力倾心引才,营造“近悦远来”强磁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好党建带队建促援建的组织优势,以改进人才结构、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和提升人才素质能力为主要目标,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体系,高效对接上海援青、东西部协作等资源,抢抓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机遇,继续落实玛多-江苏宝应人才异地培养、帮带机制,持续在医疗支援、教育帮扶、产业帮扶等方面落实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务实举措,不断提升人才吸附力和承载力。聚力精心育才,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建立人才培养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准确掌握人才总量、行业分布等信息,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计划、省级部门跟岗锻炼、州内“双向”挂职等平台,积极选派优秀人才走出去“取经”“充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邀请紧缺型人才到家门口“授课”“解惑”,增长才干、提升素质。锚定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产业“四地”建设需求,借力“智慧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等,推进“人才强县”战略落地见效。聚力诚心待才,搭建“人尽其才”优舞台。坚持把改善人才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点,以人才发展关心关切为“需”、以用人主体实际需求为“要”,优化服务留人才。继续实施县委常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加强对人才的联络关怀,妥善解决人才住宿、办公问题,定期走访慰问,经常性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全县关心、关注和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